公告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通知 / 正文

第十五届“挑战杯”陇南师范学院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作品获奖公示

发布日期:2025-05-20 浏览量:

第十五届“挑战杯”陇南师范学院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作品获奖公示

各团总支:

根据《关于关于举办第十五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精神,学校于4—5月组织开展了竞赛项目申报工作,广泛动员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经个人自主申报、学院初审推荐,共收到有效项目申报书93份,具体分类如下: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50项,科技发明制作类15项,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28项。2025年5月16日至18日,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依据竞赛章程对全部申报项目进行了严格评审。按照评审规则,各奖项设置比例如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占相关一级分类入围作品总数的5%、15%、25%、55%。

经评审,学校拟推荐《不同干燥方法对核桃贮藏过程中内种皮褐变的影响》等40个项目作为省级竞赛候选项目,现予以公示。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向团委反映。若无异议,学校将按程序上报。

公示期:20255月19-5月23

联系人:侯懿容(电话:17380674086)

附件:第十五届“挑战杯”陇南师范学院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作品获奖公示。



共青团陇南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5年5月19日





第十五届“挑战杯”陇南师范学院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作品获奖公示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者姓名

奖项

是否推荐省级参赛

备注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1

不同干燥方法对核桃贮藏过程中内种皮褐变的影响

 

特等奖


2

绿色"膜"方——基于橄榄渣再生的可食膜智能保鲜体系构建与应用

杨翰林

一等奖


3

花椒叶霉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分子鉴定及靶向绿色防控技术研发

 

一等奖


4

富含羟基酪醇橄榄油对果蝇生育力和寿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一等奖


5

综合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为核桃内种皮褐变机理提供了见解

樊丹丹

一等奖


6

陇南地区二斑叶螨的抗药性监测及几种常用药剂对其田间防效

 

二等奖


7

新型明串珠菌新型明串珠菌Leuconostoc suionicum HJ-L的筛选及其对花椒叶霉病的抑菌机制

李冬兰

二等奖


8

微生物固态发酵对陇南油橄榄渣感官特性及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王晶晶

二等奖


9

二斑叶螨热胁迫适应中POD基因功能:掲示短期耐热的分子机制

白雪艳

二等奖


10

方寸之间见消费观:新世代大学生手机价位与更换周期的“隐形密码”

 

二等奖


11

基于深度学习的桃子智能分级分拣系统研究

马保忠

二等奖


12

无机肥与生物菌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

扬林虎

二等奖


13

核桃壳生物炭-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b(Ⅱ)的吸附性能

姬国芳

三等奖


14

成县东河鸟类资源多样性时空特征

 

三等奖


15

益生菌制剂对陇南五黑一绿鸡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李璐尧

三等奖


16

基于双通道多源卷积的特征融合人脸表情识别

张文霞

三等奖


17

采卵次数、促卵泡素来源及剂量对绵羊腹腔镜活体采卵效率的影响

刘鹏辉

三等奖


科技发明制作类

18

智能口感定制式陇南非遗洋芋搅团现砸设备设计

张洪洲

一等奖


19

一种油橄榄果渣粉挂面的制作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王志文

一等奖


20

新型植物源农药蛇床子素的开发与应用

二等奖


21

基于PLC与物联网云的智能饮水机控制装置设计

崔娜娜

二等奖


22

“秸”尽所能——全地形根茎作物残根智能处理与资源化一体机

王岩泉

二等奖


23

一种低糖油橄榄果渣粉桑葚复合果酱制作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检测

二等奖


24

智联心、创未来——智能机器狗情感陪伴与乡村少年宫推广计划

赵丽琴

三等奖


25

芪韵东方·植萃香语

乔秀园

三等奖


26

复合菌株固态发酵产蛋白酶及其泡腾片的制备

三等奖


27

"哪吒文化解码器"——基于Web的国漫符号互动科普系统研究

刘海荣

三等奖


28

基于西门子 1200PLC 的智慧化养殖猪场设计装置

陈文杰

三等奖


29

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生活垃圾检测系统

王喜东

三等奖


30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森林防火智能预警系统

楠景全

三等奖


31

瓢儿百合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挥发性物质分析

胡进召

三等奖


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调研报告

32

乡村年庆的现代突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社火”在文旅融合中的文化认同与资本博弈的路径研究—基于甘肃5县区的调研

 

特等奖


33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破茧之路”——以成县竹篮寨泥塑为例

王文秀

特等奖


34

普行坪垭,语铸同心:推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怡宁

特等奖


35

一碗麻辣烫的“羲”引力:激活文旅融合新动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包学红

一等奖


36

供需适配:人口变动下乡村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困境与突围路径——基于陇南市21所小学的调研

胡佳慧

一等奖


37

文化赋能:关于提升“静宁苹果”价值内涵的调研报告

尹佳慧

一等奖


38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基于甘肃省4个市州402名教师的调查

权富明

一等奖


39

空巢不空心:基于甘肃省陇南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调研

陈莉苗

一等奖


40

“根”铸“魂”:甘肃长征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

杨婷淇

一等奖


41

经纬之间的千年蓝——数字化时代灵台古法 蓝染的传承破局

关怡欣

一等奖


42

铸魂润心,聚力同行:新时代甘肃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调查研究

尚艳茜

二等奖


43

“砖”承古韵——临夏砖雕非遗文创产品的破圈式开发与商业转化

马天月

二等奖


44

文旅融合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机制研究——基于陇南文县玉垒花灯戏的田野调查

二等奖


45

陇南市政务新媒体号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优化路径调查研究

王佳欣

二等奖


46

有说、有办、有效:陇南市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调查研究

范林林

二等奖


47

“泥”一起走进非遗——成县竹篮寨泥塑艺术特色与现状调查

周晓琴

二等奖


48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育人活动的路径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

二等奖


49

时间储存与代际反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县域调查——以X县老年群体参与度与可持续发展调研

杨文兰

二等奖


50

成县沙坝土陶烧制非遗传承实践社会调查报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实践与乡村振兴探索

付晗淼

二等奖


51

青年赋能视角下陇南社区康养微业态发展研究——基于"健康中国"与"双创"战略的路径探索与策略建构

王彩强

二等奖


52

石榴花开校园红: 新时代民族地区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探索——基于临夏和甘南州的实证分析

马秀霞

二等奖


53

致敬红色历史守护者——红色场馆工作人员调查报告

柴春霞

二等奖


54

生态文化视域下茶马古道驿站现代化转型——以康县花桥村为例

安永丽

三等奖


55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以甘肃某高职院校为例

张雯露

三等奖


56

文化自信与教育创新以C县面塑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实践为例

韩蓉蓉

三等奖


57

乡村振兴中的巾帼力量:农村女性参与乡村振兴 现状的调研报告

李招霞

三等奖


58

心理需求视角下中小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干预策略——基于陇南市中小学生调查分析

三等奖


59

数字赋能甘肃陇南区域旅游双语传播研究--以成县为例

温宏岩

三等奖


60

纵论烟盒设计的历史演变、特点及其文化创意之探索--基于对天水卷烟厂产品烟盒封面设计的调研与思考

赵文瑾

三等奖


61

农村“小”“特”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的调查报告

三等奖


62

陇南市自闭症儿童家园社合作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三等奖


63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以陇南地区白马藏族为例

孟倩倩

三等奖


64

乡村振兴视角下甘肃省乡村女童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杨智华

三等奖


65

大学生睡眠困局突围:科学干预与健康重塑

米倩倩

三等奖


66

以乞巧文化为契机构建“文化传承——经济赋能——女性成长——社会疗愈”四位一体的可持续生态发展调查报告

太思圆

三等奖




地址: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城关镇建设路

邮编:742500

电话:0939-3202016

邮箱:lntclstw@163.com


版权所有:共青团陇南师范学院委员会   陇ICP备160006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