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讲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引领 / 最新讲话 / 正文

改革|评论:凝聚“四气” 打造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高地

发布日期:2017-02-28 浏览量:

 

《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下发以来,各级、各地团组织积极组织研讨,聚焦改革专项措施,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氛围。为帮助团组织、团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改革方案,团中央学校部组织了部分大中学校党政领导撰写了有关评论,评论将陆续分期编发。今天带给大家的是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俞步松的评论,接下来就让团团带领大家一起来认真学习吧!

一个国家的明天,取决于青年;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后辈。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共青团与身俱来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

当前伴随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频繁交流交融,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变,共青团思政工作在环境、对象、手段、方法等多个向度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高校共青团改革教育实施方案》通知中强调,要积极适应深化改革新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和青年学生新特点,把握思想引领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高校共青团贯彻落实这个根本要义,重点是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凝聚力量,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以价值为导向,思想引领接地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当前,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还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都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共青团工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突出思想引领核心任务,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四进四信争做六有大学生与信仰对话等主题活动,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引领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通过浸润式教育的方式,以大学生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为中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助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大思政大教育大宣传格局。

我校青马工程主抓职场精英修炼营,坚持实施小班化教学、案例教学,使思政教育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同时,带领青年学生开展千名学子访创业校友、千名学子入农村社区、千名学子进百家企业、千名学子做百项课题的四千工程,让学生真切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伟大实践,深入了解八八战略、从两创” “两富迈向两美浙江的战略部署,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以服务为导向,教育方法聚人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他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共青团作为青年的引路者服务者,须体察青年心、善解青年意,从顺乎青年需求、解除青年忧虑上发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同烹小鲜,既要做到到位,又要入味出味,就是要让学生从情感中领悟和品尝深层次的道理与滋味,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事感人;就是要讲道理、少空谈、办实事、多办事,了解学生的情绪,熟知学生的冷暖,倾听学生的呼声,关心学生的困难,精准服务学生成人成才,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心坎上。

学校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从学生自身在学习和生活的感受出发,由学生自己商定内容文本,并通过漫画的形式将《学生文明手册》呈现出来,来自学生,回到学生,使学生愿意遵守、容易执行。在学生社区管理中心开展菜单式、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如针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开设节假日代买火车票,为患病学生提供煎药等服务。开设自强自习室,发挥学生自我向善、向好等文化氛围的作用,激发学生自我向上的正能量。

三、以互联网为导向,网络空间扬正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大数据时代,青年学生最易受到网络流行语、网络事件、视频图片等的影响,进而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话语体系。对于高校共青团而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打造微信、微博、QQ、贴吧、网站等新媒体阵地集群,提升吸引力;要聚焦时政热点,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高青年明辨是非能力,提升思想性;更要持续开展舆情引导,敢于在网络亮剑发声,澄清模糊认识,驳斥错误言论,提升正能量。通过打造指尖的共青团,切实增强基层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团组织工作信号的有效传导和工作力量的有效调度。

我校通过成立新媒体资源库,建立思政教育微课堂经院团委微信公众号,将思政理论知识以视频讲座、文字图片等形式发布在网络平台供学生学习,由传统的灌输式授课向互动式交流转变。以新媒体为依托,贴近学生,服务学生,抓好优秀示范典型,讲好青春榜样故事,在校内形成比本领、干事业、做贡献的良好风气。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时把握网络媒体平台的舆论动向,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环境。

四、以育人为导向,和谐校园彰文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共青团的工作核心在于,寓学于乐,真情引领学生创新实践;寓学于赛,真诚服务学生学术科研;寓学于情,真心鼓舞学生成长成才。在高校,共青团更需结合传统,广泛开展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参与性强、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学生青年综合素质;深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双百双进活动、创新创业、素质拓展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社会实践形式;深入推动第二课堂工作,探索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完善和谐育人体系。

我校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正心尚德的积极内涵,以诗教为抓手,形成以诗教为特色,兼容诗书画,并蓄文史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形成西湖梦寻人文之旅、爱我中华诗词吟诵晚会、诗国青春诗词楹联灯谜会、江南毓秀名家书画笔会、明德励志文化讲堂等五大品牌系列文化活动。坚持课余素质平台第二课堂成绩单,学校、二级学院、社区、班级四平台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开发线上素养仿真课程,使文化素质教育从软化走向硬化,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单位用人提供相关依据。

地址: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城关镇建设路

邮编:742500

电话:0939-3202016

邮箱:lntclstw@163.com


版权所有:共青团陇南师范学院委员会   陇ICP备16000659号-1